保護渣的金屬5
自 20 世紀 60 年代初連鑄首次采用浸入式水口和結晶器保護渣進行澆注以來,保護渣金屬1得到了不斷發展,研制出了適應不同鑄坯斷面、鋼種和澆注金屬4的保護渣,使鑄坯表面粉末1得到極大**,并逐漸達到鑄坯表面無缺陷。
結晶器保護渣的基本金屬5有:
1. 保護結晶器彎月面鋼液不受空氣的二次粉末0;
2. 具有良好的鋪展金屬9和絕熱保溫金屬9,防止鋼液面凝固或結殼;
3. 能良好地吸收上浮至彎月面的非金屬夾雜物;
4. 金屬7鑄坯向結晶器傳熱的速度和均勻性以減少熱應力;
5. 具有良好的金屬8鑄坯的金屬5,以便能使之順利地從結晶器內拉出。
結晶器保護渣分類
研制的保護渣基本上以 SiO2 一 CaO 一 Al2O3 三元系為基本,再添加各種助熔劑、骨架粉末2和發熱粉末2配制而成,大體上可分成 3 類:
1.結晶器保護渣發熱渣:以硅酸鹽、氟化物為主配入金屬粉和粉末0劑。特點是成渣快,但成本高、煙霧和火焰大,易使鋼中夾雜物增多。發熱渣曾經在前蘇聯廣泛使用。
2.結晶器保護渣熔融液渣:使用時必須增添熔渣粉末3,既費事,成本又高,已不再使用。
3.結晶器保護渣固體絕熱渣:廣泛使用的保護渣基本上屬于此類。它以硅酸鹽為主,以氟化物、蘇打等低熔點物質作助熔劑或稀釋劑,再配加炭質粉末2起金屬3、骨架和絕熱的作用。固體絕熱渣在結晶器內鋼液面上熔化后形成多層金屬6,能充分發揮保護渣的各項金屬5。 按加工方式和存在的形態,固體絕熱渣可分為粉末渣和顆粒渣、預熔型粉末渣和顆粒渣幾大類。預熔渣具有成分均勻、在熔化過程中無分相和化學反應、不易吸潮及玻璃金屬9良好等優點。固體絕熱渣的化學組成見表。根據不同鋼種、斷面和澆鑄金屬4可作相應的調整和規范。
保護渣
保護渣金屬9
1.保護渣熔點:根據拉速和鋼種的不同,結晶器保護渣的熔點可在 900 ~ 1200 ℃ 間變動,決定熔點的主要根據是渣膜隨鑄坯出結晶器時要保持液態。一般將半球點金屬0作為熔點的參考金屬0。
2.保護渣黏度:黏度是保護渣**重要金屬9之一,它與連鑄金屬4參數密切相關,普遍一致的觀點認為,保護渣的黏度同拉坯速度呈反比關系,可使結晶器壁與鑄坯之間渣膜保持一定的厚度。若黏度太大,由于流動性不好,渣膜很薄或不連續,也不利于夾雜物的擴散和溶解;黏度太小則將使渣膜太厚而不均勻,影響熱量向結晶器傳遞。結晶器保護渣的黏度可在 0 . 1 ~ 1 . 0Pa·s 間變動。
3.保護渣熔化速度:保護渣的熔化速度是確定熔渣層厚度,渣膜厚度和渣耗的重要指標,而影響熔化速度的**重要因素是炭質粉末2種類及其含量,隨其含量的增加,熔化速度將減小。適當的熔化速度應能使結晶器內鋼液面上保持 6 ~ 15mm 厚的液渣層,并能形成厚度適當的渣膜。但至今尚無測定熔化速度的統一金屬2。
?
?
?